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源景园林-花园设计设计宝典源景园林-花园设计文库源景园林-花园设计陕西源景园林有限公司官网-西安屋顶绿化设计-庭院绿化-屋顶花园-陕西园林景观设计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库 » 设计宝典 » 正文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5  来源:艾景奖  作者:毕嘉思 杨鑫   浏览次数:1103
核心提示:现代城市不断发展,许多城市的布局规整有序,却难免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显得标准而乏味。在这样的城市里,大到一片林荫、一条河流、小到一块富有趣味的小场地,成为了人向往的活动场所。在城市建设中,好的城市设计不在把景观仅仅作为城市的附属品,而是将景观与城市融合在一起,营建“景观的城市”,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论文摘要: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在人们的城市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景观都市主义以新的景观概念核心,将景观、建筑、城市进行整体的思考,把三者共同看做一个生态体系来进行研究。本文对景观都市主义及其在现代城市的应用案例进行了研究,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景观 景观都市主义 自然环境 城市设计 生态

 现代城市不断发展,许多城市的布局规整有序,却难免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显得标准而乏味。在这样的城市里,大到一片林荫、一条河流、小到一块富有趣味的小场地,成为了人向往的活动场所。在城市建设中,好的城市设计不在把景观仅仅作为城市的附属品,而是将景观与城市融合在一起,营建“景观的城市”,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在此,景观都市主义就作为媒介,寻找景观与城市之间的相似之处,在景观、城市、建筑领域之间建立关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把城市与景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来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给了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一次大融合的机会。 

    1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背景 

    城市在不断发展,而景观能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它能够通过不同的形态和方式在城市发展中不断延续下去。如今,城市环境的评价标准与的景观设计的优劣关系愈加紧密。 

    何为景观都市主义?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从定义上讲,景观都市主义就是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基础设施的功能与城市的社会文化需要结合起来,使当今城市得以建造和延展。该主义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心是强调景观是所有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 

    说到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对现代主义建筑规划的批判,受到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景观逐渐在城市设计中替代了建筑。“景观既是表现城市的透镜,又是建设城市的载体,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今城市的基本要素。”这段由景观都市主义的创造者,查尔斯·沃德海姆给出的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思想。该思想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以景观作为视角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述当今城市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更好地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其二,景观作为载体介入城市的结构,成为重新组织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2 景观都市主义的特点 

    查尔斯·沃德海姆在1997年创造的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urbanism)这个词组在广义上具有三个特点: 

    1、景观都市主义强调了在广度上,景观设计的能力,模糊了景观学在设计导向还是规划导向上的鸿沟,主张运用生态的观点。 

    2、探寻设计的话境,即关注场地或城市的尺度、演变过程、空间模型和文化背景等关键条件,从而制定出规划设计的框槊和策略。 

    3、尊重设计的复杂性,即在一个项目或者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保持对复杂性的关注。在政治和美学的双重衡量标准上,做到灵活应对和创新。 

    3 多样的表现形式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绿色的景物或自然空间,它作为一种城市支撑结构能够容纳以各种自然过程为主导的生态基础设施和以多种功能为主导的公共基础设施,并为它们提供支持和服务,这种开放的、能预判和参与未来需要并能够行使功能的载体,就是我们所说的景观基础设施。 

    景观都市主义包括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工业废弃地的改造、自然过程作为设计的形式,以及基础设施型景观。 

    3.1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 

    国外值得参考的一个经典案例是位于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纽约高线公园(HighLinePark),一个废弃的铁路货运高架轨道成功改建成为连通曼哈顿多个街区的空中公园。虽然这条建于1930年的铁路货运专线为减轻纽约的交通压力做出了贡献,但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进步,被弃置的高线这一地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乔史华.大卫(JoshuaDavid)和罗伯特.海蒙德(RobertHammond)对于高线这一空间的可延展性的认识,使得当今著名的“高线花园”能够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把它看作一条长而蜿蜒,而又有一些特殊元素的丝带,我们希望能够保持高线区原有的感觉,但在同时加上一些多元的东西。”——设计师詹姆斯.康纳(JamesCorner)和迪勒·思科费德+伦弗鲁设计公司(DillerScofidil+Renfro)。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1 高线公园鸟瞰图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2 自然生长在铺地夹缝的植物 

    高线公园成功的融入了现代城市,不仅成为了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人们休闲活动的避风港。 

    3.2 自然过程作为设计的形式 

    作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将自然过程作为设计的形式,所阐述的内涵即是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演变过程,用场地的演变机理启发设计师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美国风景园林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Hargeaves)为首的联合事务所设计的哥德鲁普河公园(GuadalupeRiverPark)贯彻了这一形式的理念。 

    歌德鲁普河是一条长达4.8公里的河道,穿越圣何塞市中心。由于常遭受洪水侵袭,原计划沿河修建一条防洪堤,市政府则希望通过河道整治,带来两岸土地的开发,并把它打造成能够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3 哥德鲁普河公园平面

    公园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包括滨河散步道和一些划定范围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立有标识牌,周围分布着新的市政建筑、住宅和商业开发区。下层是泄洪道,一侧是铅丝石笼叠砌形成的阶梯状防护边坡。公园中一部分地方保留了原始状态的河堤,整个设计中独具特色的就是河岸波浪状起伏的地形,不仅暗示了水的活力和流动性,而且还有利于在泄洪时,减慢水流的速度。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4 公园鸟瞰图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5 被植物包围的小场地 

    设计用景观的手法来展现城市的动态变化。在场地本身的水循环与自然侵蚀等自然演变下,加上原有的河道和基础设施,进行河道的修复与城市的改造。设计遵循了自然本身的发展方式,并在之中加入了可以操控的生态过程。在此之中,景观就成为了城市与自然的媒介,促进彼此良好发展,也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形式将城市和景观作为生态整体来思考,更加注重以自然的元素作为设计的要素。 

    3.3 基础设施型的景观 

    谈到基础设施,人们很容易想到市政基础设施,即灰色基础设施。在我国,这些基础设施愈发标准化逐渐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人们仅考虑它们技术方面的要求,忽略了城市基础设施还应具有的社会、审美及生态方面的功能。国外许多国家在对城市进行重新审视后发现,基础设施是一种能够对城市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却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它应该象传统的公园和广场一样具有公共空间的特征。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为人和野生动物提供活动的自然场所。美国马里兰州的水系绿道是一个优秀的例子。溪流和开阔的水体与木栈道和步道组成一个生态体系,河岸廊道吸引人们和野生动物前来活动,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潜在的休憩场地。 

    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形式是景观都市主义的一大理念。过去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发展,基础设施为了满足功能需求越来越高标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它的形式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单一化。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不应该仅能满足这一需求而忽略其他社会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以单一的满足功能为要求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向着满足社会审美、生态等要求的方向发展。 

    4 景观的城市 

    4.1 景观城市 

    景观城市是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城市空间能够被自然景观所包围,不仅能够使人们得到视觉的享受,也会对其身心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繁忙都市中生活的人们,往往被富有景观气息的场地所吸引。 

    位于我国上海的古北黄金城道,这是一条由开发商修建的位于居住区中间的开放式商业步行街。设计团队将步行街主体分为三个部分,从开放型的空间到较为私密的场所,都创造出了独特的空间感受,自然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处处展现着城市开放空间的魅力。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6 上海的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 

    场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元素被融入到古典法国风格中的景观设计。步行街两旁的高大银杏树成行排列着,像隧道式的高塔建筑能够在视觉上自然的过渡到私密性的花园。长青的高大乔木常年为人们提供着宽大的树冠,使得城市空间在远离了城市的硬质边缘的情况下也能够营造出完美的环境氛围。除此之外,不同树种搭配丰富,产生着有趣的季节的交替,甜橄榄树散发出甜蜜的气息,让人们走在路上能够时时感受到自然景观包围的感觉。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7 广场上的座椅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8 自然气息的城市绿地

从“城市的景观”到“景观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设计

图9 树池与地面铺装细节 

    设计中的细节之处体现着设计者的用心,中央广场上设置的长凳和树荫的组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像社区一样互动的场所。像中国屋顶像玻璃宝石一样的建筑装饰坐落于每个区域。营造出“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 

    4.2 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意义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得到了认识与应用,但是在我国文化中,这个理念可以说是一个挑战。不可否认的是,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对我国城市建设、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上文中提到的景观都市主义表达的三种形式,能够使我国一些不良的城市状态得到改善。例如,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处理上,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已经比较成功的案例,对其进行改造,甚至使其“变废为宝”。尝试将自然演变的过程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减少过多的人工设计痕迹。将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思想,能够将生态元素引入到城市生活中,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总结 

    当代社会,景观与城市都在发生着不小的改变,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师与城市建造者应该创造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而景观都市主义的产生,能够在解决我国“千城一面”的问题上提供一定的帮助。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值得我们在实践中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瓦尔德海姆(美),刘海龙,刘东云译.景观都市主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2 

    [2]王衍.景观都市主义实践的理论追溯[J].时代建筑.2011.05 

    [3]陈洁萍,葛明.景观都市主义谱系与概念研究[J].建筑理论.2010.11 

    作者介绍 

    姓名:毕嘉思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联系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邮编:100041 

    电子信箱:ppink13@sina.com 

    姓名:杨鑫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联系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邮编:100041

 
 
 
[ 文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2015 www.sxyjyl.com  (c)2014-2016 陕西源景园林有限公司{  陕ICP备14012684号-3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13709183534